如何提升Z世代留任率?5種企業必學領導技巧

在企業經營與人力資源管理中,提升員工留任率是關鍵課題之一。而影響員工選擇「留下」還是「離開」的因素中,領導風格無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特別是在多世代共處的職場中,從嬰兒潮世代、X世代、千禧世代到Z世代,不同年齡層對領導者的期待與反應也不盡相同。
本文將探討各世代對領導風格的偏好與留任傾向,並深入分析Z世代所重視的領導特質,協助企業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管理模式,穩定關鍵人才。
企業常見的四大領導風格
📍威權型領導:由上對下發號施令,決策權集中,強調紀律與服從。
📍民主型領導:鼓勵團隊參與決策,重視員工意見與討論。
📍轉型型領導:以願景激勵團隊,強調創新、啟發與組織成長。
📍放任型領導:授權高度自主性,領導者干預度低。
各世代員工偏好哪種領導風格?
嬰兒潮世代(Baby Boomers,1946~1964年出生,現約61至79歲)
偏好風格:傾向威權型與轉型型。
留任關鍵:重視穩定、明確指導及經驗的被尊重。強調制度與資深員工價值的領導風格,較能提高其留任意願。
X世代(Generation X,1965~1980年出生,現約45至60歲)
偏好風格:偏好民主型與轉型型的平衡。
留任關鍵:看重彈性與自主,喜歡開放溝通與協作。提供專業發展機會與合理工作安排,能有效促進留任。
千禧世代/Y世代(Millennials / Gen Y,1981~1996年出生,現約29至44歲)
偏好風格:偏向轉型型與民主型。
留任關鍵:尋求工作意義與成長空間。領導者若能提供清晰指導、定期回饋與使命感,將有助提升他們的工作投入與穩定性。
Z世代(Generation Z,1997~2012年出生,現約13至28歲)
偏好風格:青睞轉型型與民主型,特別重視科技整合與即時回饋。
留任關鍵:注重透明度、多元共融與學習成長環境。企業若能營造創新、具支持性的氛圍,並善用科技工具,將更容易吸引與留任Z世代人才。
Z世代最在意什麼?五大關鍵管理策略一次整理
Z世代是數位原生世代,成長於社群媒體與資訊爆炸的時代。他們對職場的期待更強調即時互動、工作意義與彈性環境。以下為企業可採取的實務做法:
回饋制度:Z世代期待即時且具建設性的回應
📊 蓋洛普調查指出,60%的Z世代期望每週與主管進行多次溝通。
✅ 建議:建立定期1對1回饋機制,並結合數位工具進行即時溝通,讓Z世代員工感受到被重視與支持。
職涯發展:提供學習與晉升路徑是留才關鍵
📊 根據LinkedIn,94%的員工表示若公司願意投資他們的職涯發展,將更傾向長期留任。
✅ 建議:設立導師制度、提供技能培訓、明確職涯發展藍圖,滿足Z世代對專業成長的渴望。
組織文化:打造多元包容的工作環境提升歸屬感
📊 Deloitte調查指出,77%的Z世代重視多元與包容的工作環境。
✅ 建議:鼓勵團隊開放溝通、重視多元觀點,打造人人都有發聲機會的職場文化。
數位工具:科技整合是Z世代選擇企業的重要因素
📊 資誠《未來職場》報告指出,59%的Z世代對科技導入程度高度敏感。
✅ 建議:導入現代化協作平台與數位化管理工具,讓工作流程更貼近Z世代的操作習慣。
彈性工作:工作與生活平衡成為主流需求
📊 根據《勞動力研究所》調查,約50%的Z世代員工將工作與生活平衡列為工作選擇的首要考量。
✅ 建議:推行彈性工時、遠距選項與身心健康支持方案,營造有彈性的工作環境。
(延伸閱讀:從 Work-Life Balance 到 Work-Life Fit:更實際的工作模式)
結語:領導風格影響深遠,企業該如何調整以留才?
領導風格的適切性,不僅影響組織效率,更是提升員工留任率的核心關鍵。對Z世代而言,擁抱即時回饋、專業發展、包容文化、科技應用與彈性制度的領導方式,將成為企業吸引並穩定人才的重要策略。
隨著Z世代逐步成為職場主力,企業唯有持續調整領導方式與組織文化,才能在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,打造具備永續競爭力的團隊。
原文/Valerie 翻譯・在地化/Usami
參考資料
- Gallup
-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
-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
- Harvard Business Review
- Deloitte
- 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(SHRM)
📢想轉職? 立即預約免費面談! 讓擁有20年經驗的立樂高園專業顧問團隊為您提供全方位支援:從職缺媒合、面試指導、到拿到理想 offer,讓您的職涯更進一步!
免責聲明 立樂高園部落格文章中提供的資訊僅供一般參考,無法替代專業建議,不應作為唯一的參考來源。 儘管我們努力提供準確且最新的資訊,隨著時間推移或討論延伸,特定主題的內容可能會變得過時或不精確。因此,若您需要更專業的建議或指導,建議您諮詢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。根據立樂高園部落格文章中的資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,均由讀者自行決定並承擔風險。對於因此類行為造成的任何損失、損害或不利後果,立樂高園不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。 我們可能會提供外部網站的連結或資訊供進一步參考或引用。這些外部資源的提供僅為了方便讀者,不代表立樂高園認可或擔保這些外部資源的準確性。立樂高園部落格文章中可能還包括作者的個人意見、觀點或詮釋,不能作為立樂高園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組織的共同立場。立樂高園鼓勵讀者驗證部落格文章中的準確性和相關性,並適時尋求專業建議。 使用本網站及其內容即表示接受此免責聲明。